书画

-
- 罗聘指画的独到之处
-
罗聘指画《墨梅图》
梅花以“不与繁花争奇艳,傲霜斗雪笑风寒”的品格,深得文人画家垂青。在宋以前的美术史上,梅或作为人物画的衬景,或与花草禽鸟杂处,并未成为独立的画科,及至北宋衡州华光寺僧人...

-
- 宋代减笔描人物小品画
-
宋 梁楷 三高游赏图 绢本 25 8×26 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在中国绘画史中,宋代小品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,其以独特的经营位置,精微的笔墨技巧,高雅的格调品味,以及丰富多样的绘画题材,成

-
- 晚清陈若木扇面赏析
-
图1 《春江水暖图》扇面
晚清时期,在江苏扬州地区文化艺术领域盛行着“扬州三绝”之说,即吴让之(熙载)的书法篆刻、龚午亭的评话说书、陈若木(崇光)的丹青墨画。图2 《梅菊稚鹊图》扇面 陈若木...

-
- 乡贤遗墨足清晖:陈昔凡先生山水扇面收藏散记
-
图2 陈昔凡书法扇面,安庆博物馆藏
笔者曾经从金陵藏家处收得吾乡同宗先贤陈昔凡先生山水扇面一祯(图1),绢本水墨。上画湖山佳胜,钓舟一粒,临水茅屋掩映于杂树之中。细细品之,纯以笔墨取胜,云林

-
- 绘画图式中的石与山水
-
(唐)孙卫 高逸图(局部) 绢本设色 纵45 3厘米 横169 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
石与山水,是中国绘画图式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元素。二者既能独立成画,又可同时出现或相互转换,这在中国古代绘画中

-
- 李可染:艺术家要永远记住这句话
- 李可染 《看山图》 画画不能猛画,碰出来,类似偶然,其实不然。首先要酝酿感情,艺术是有法则的。艺术是无鞍骑野马,赤手抓毒蛇,是狮子搏象。 意境的中心叫“画眼”。在这儿下的工夫要大,因为观者一下...

-
- 王羲之的墨迹们!
- 如题,今天来个简单粗暴的,您慢慢往下看!一、初月帖《初月帖》,唐摹本,草书,8行,61字。释文:初月十二日山阴 羲之报:近欲遣此书,停行无人,不办。遣信昨至此。旦得去月十六日书,虽远为慰。过嘱,卿佳不

-
- 赵孟钫庹呕,被乾隆毁得差不多了
- 赵孟钤谠代历受元世祖和元仁宗的宠遇,仁宗尤其敬重他的才华,将其与李白和苏轼相比。他博学多才, 工古文诗词,通音韵,精鉴赏。在书画方面造诣尤深,篆、隶、行、草,无一不精;山水、竹石、人马、花鸟,无

-
- 怎样才能看懂一张字?
- 当我们走进一间博物馆,面对一幅画时,会觉得比较容易看,容易懂,而如果面前是一幅书法作品,要看明白好像就要难一些,似乎除了直觉的喜好,便没有其他的判断依据了。大多数人在初学写字的时候,都会问起一

-
- 鉴赏|颜真卿《祭侄文稿》
- 颜真卿《祭侄文稿》行草 纵28 2厘米,横72 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[释文]: 维乾元元年。岁次戊戌。九月。庚午朔。三日壬申。第十三(从父涂去)。叔银青光禄(脱大字)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。蒲州刺史。上

-
- 隐逸志与田园情——画苑牛影一窥
- 文艺的母体是现实的生活与久远的文化。大凡某种题材能孳生赓续、经时不蔽,必因其与人之生存朝夕与共、情理互参。这些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,渐融入文化史的清流。与人日常相伴的动物、牲畜形象很早就成

-
- 赵孟钚惺椋从未让我们失望过
- 赵孟钚惺椤段牟成甫乞米帖》纵30厘米,横46 4厘米《石渠宝笈续编》著录,故宫博物院藏。 友人牟成甫之贫,香严所谓锥也无者。丰年犹啼饥,况此荒歉,将何以坚其腹而赡其老穉。渊明乞食,鲁公乞米,赖多古贤,

-
- 四僧都是僧,意境各不同
- 四僧都是僧,意境各不同文章来源_网络石涛之画,奇肆超逸;朱耷之画,简略精练;髡残之画,苍左淳雅;弘仁之画,高简幽疏。 一部中国绘画的历史画卷,实际上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华民族审美心灵发展史。不同时代人

-
- 元代花鸟画赏析:由写形向写意过渡
- 元代花鸟画赏析:由写形向写意过渡文章来源_网络 元代绘画的审美观是由现实观照走向了内心感悟,这是由于多方面的现实因素导致的。首先,元代来自大漠的蒙古统治者对新建立的帝国施行民族压迫政策,旧的社会格

-
- 台北故宫的一幅怪画,300多年来引发无数争议
- 台北故宫的一幅怪画,300多年来引发无数争议,主要是因为有三大疑问:一是画家为什么要把一只老虎画成夹着尾巴的丧家犬模样?二是画的名称为什么叫《峰虎图》?三是这样的画为何还能成为传世的经典之作,入藏

-
- 邓石如,凭什么被称为“国朝第一”?
- “四体书皆国朝第一”“国朝第一写家”“隶及篆书为神品一人”以上的赞誉都是清代的众位书法大神对邓石如的认可。范曾 邓石如调鹤图 1980年作136 5×67 5cm中国嘉德2002秋拍 据说,刘墉、陆锡熊见了...

-
- 宋朝行书书法,不只有苏黄米蔡!
- 宋代,是中国文化璀璨斑斓的朝代,涌现了一大批书画诗词名家。 宋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是魏晋和隋唐书风向元明清过渡的转折阶段,其时代风格是很鲜明的。这种风格的形成,既受当时社会历史

-
- 宋代铁线描人物小品画
- 在中国绘画史中,宋代小品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,其以独特的经营位置,精微的笔墨技巧,高雅的格调品味,以及丰富多样的绘画题材,成为中国美术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。小品画虽小,却能小中见大,咫尺之间,传

-
- 宋代兰叶描人物小品画
- 在中国绘画史中,宋代小品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,其以独特的经营位置,精微的笔墨技巧,高雅的格调品味,以及丰富多样的绘画题材,成为中国美术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。小品画虽小,却能小中见大,咫尺之间,传

-
- 写完这幅字,赵孟罾肟了人世
- 写完这幅书法,赵孟畲奇的书法生涯才算完美谢幕。《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》,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钊ナ狼暗书法名帖,为送当时隆教寺的高僧主持祖瑛和尚。赵氏特书此疏。兹审石室书记瑛公住持昌国州隆教禅寺,凡我
Copyright © 2022 DFSHW.COM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投稿客服QQ:67650701